人間通訊社

2025年09月12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教育人文 > 校園風光> 吳周平談薩提爾理論 用愛融化冰山

校園風光

字級

吳周平談薩提爾理論 用愛融化冰山

【人間社 李盈瑩 彰化報導】 2022-11-22
彰化社區大學11月11日進行第5場「111年秋季班公民素養周系列講座」,40位師生齊聚佛光山福山寺501教室,專注聆聽雲林縣家庭教育中心志工營講師吳周平暢談「薩提爾.管你怎麼帶好孩子」,分享諮商輔導經驗,期能增進親子與兩性關係。

吳周平表示,在因緣際會下,學習美國社會心理學家薩提爾提出的冰山理論,察覺自己内在冰山,達成與自己和解的第一步。冰山喻指人如何複雜地感受、理解、面對及反應生活中的各種「事件」,了解冰山理論能使自己能與人溝通充分,讓自己與他人得到連結。

薩提爾將人的內心比喻成一座冰山:水面以上是可以看見事件的發生、具體的行為、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;水平面是指人應對的模式,也稱為「求生存的姿態」;水平面以下的部分,是指人的感受、觀點、期待、渴望、自我等內在層次。

薩提爾將家庭會談融入諮商,分析人的行為與所思所想,認為所有對人的影響都是來自家庭。父母親總是盡其所能地給,卻不一定是適合的,父母永遠無法給出自己所沒有的,問題徵兆也是機會,他並提出生而為人的五種自由。

吳周平邀請學員上台體驗並說明五種自由被限制與剝奪的感受,並說明應對方法:以自由地看和聽,代替應該如何看、聽;自由感受自己所感受的,代替應該感受的;自由地要求想要的,代替等待允許;自由地根據自己的想法去冒險,代替安逸的路。父母親要幫助孩子發展五種自由,找回自己及孩子被限制的自由。

吳周平舉自己實例指出,在釋疑解惑過程中面對問題,審視女兒的渴望、愛、接納、自由;透過對話、溝通,清楚自己希望傳達什麼意念給孩子:女兒希望有人陪伴、支持,更重要的是讓孩子能夠與自己內心連結,感受父親深愛女兒的親情。

學員曾雅惠、林佳妤、黃卉純提問:「如何自我察覺與自我探索?教養理念差異溝通?如何不陷入負面情緒?」吳周平逐一回覆並勉眾,有些情緒衝突總是一再發生,每次情緒都有其意義,未曾浮現的盲點才是關鍵,而非只解決當下問題;透過對話,覺知自己真實的狀態,接納內在情緒感受,進而與內心渴望連結,探索冰山以下潛藏的負面情緒,用愛教養孩子,就能融化冰山。
12345678910第1 / 93頁
追蹤我們